609b1d2ebda6f4d2faf03488fdd5e697
李錦智
Mail_replay
Qrcode
簡介:

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所博士
台灣首府大學飯店管理學系 助理教授
曾任:
台灣首府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講師
中山大學政經系兼任助理教授
高雄科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國家文官院課程講座

社會服務:
社科法政論叢執行主編
教育部校園性別事件調查專業人員
台南市性別主流人才師資
高雄市勞動權益講座

Wait_for_sign_up 相簿專區
影音專區: 頻道統計圖表
SWF專區:
簡報專區:
作業專區:




走過大學開放後十年政策起落,看過文憑主義的高低起伏,經濟金融海嘯的衝突,不經讓人會有很多回想。身為台前的老師,那麼我該怎麼面對台下的學生呢? 特別是,大學發展方向在國家教育政策多變的今天,大學自主定位仍有很多爭執同時,怎麼告訴學生他們的大學生活,或者更重要的大學以後的生活。自己在大學時期所得到的,今天仍深刻的影響自己,那麼他日學生又受到這校園或者我什麼樣的影響呢?

態度 程度 高度  是我的答案

但是我並不覺得態度決定程度,程度決定高度。我認為態度就是高度,程度就是兩度空間的展現。如果學生到這來,看到人事物的高度一樣如前,態度如舊,那麼他來此地不過就是以往的重複而已,說實話這真非常浪費。浪費錢是看得到的,浪費學習曲線上最佳的學習點是看不到,但最浪費的地方。

所以,我曾經帶著學生到學位AF頂樓,請他們環視學校四周,讓他們利用一堂課的空白,仔細看看他們所處的世界。可以的話,我想請學生帶著手機或相機到它們能到的最高點,讓我知道他們的世界,從他們世界高度,理解他們的態度,發掘他們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