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能讓學生認識教育社會學的重要理論與教育發展的關係。
(B)能培養學生就社會學理論,分析台灣教育的實務。
(C)能幫助學生有能力從學理或思想家的觀點中,檢視自己既有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實務之適切性,並作為自己修正課程與教學之參照。
(D)能喚醒學生重視教育理念對教育的影響層面,並探究教育理論與實務之間的落差。
(E)能讓學生透過對教育社會學理論之鑽研,拓展其對教育與社會、教育與文化之間的關係,進而讓自己份子在職場上能成為轉化型知識份子。
(F)能讓學生因為具備足夠的背景知識,更能在理論運用或實務教育活動上,發揮批判、思辨、自主學習與轉化運用等兼融理論與實務的能力。
(G)能養成學生自我批判的習慣,並將之運用於創新教學上。
(2)課程能力指標:依據本研究所建立的能力指標,本課程之課程能力指標分別暫訂如下,但因為學生的背景知識和經驗不同,故本指標並不要求每位學生都相同,各學生可以自行依據興趣和需求,自行組合本課程之能力指標(並將於第一週課程介紹後,讓學生分組討論其擬在本課程學習之能力指標)。
(A)行政管理能力10%
(B)實務應用能力15%
(C)專業表達能力10%
(D)專業研究能力10%
(E)問題分析能力10%
(F)教育思辨能力13%
(G)教育批判能力17%
(H)課程設計能力5 %
(I)教學創新能力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