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af102cafc3165db949cd22a6952b479
陳景峯
Mail_replay
Qrcode
簡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

台灣首府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Wait_for_sign_up 相簿專區
影音專區: 頻道統計圖表
SWF專區:
簡報專區:
作業專區:




滄海變桑田-麻豆港的興衰

摘要:本文〈滄海變桑田-麻豆港的興衰起落〉,主要在講述-清初迄今兩百多年來麻豆鎮的地理與人文演變,以清乾隆時期商務繁盛的麻豆港作為探討主軸。先從荷蘭時代對於麻豆番社的治理,到鄭氏王朝囤田政策對此區域的影響,作一前言式的簡介。接著切入本文主題,探討倒風內海的地理形勢,是如何造就麻豆港的生成,和瞭解當時貨運的運輸集散功能。至清乾隆末,麻豆港淤塞,麻豆地區原本的街市與人潮遷移,區域「角頭文化」的發展產生很大的變化。造成原本五府千歲的宗教信仰,也因地理的陰敗而遷徙,至終形成南瀛地區王爺信仰源流的過程,在本文中都將作一論述。

 

  

 

一、從平埔部落到漢人街庒的聚落發展

 

麻豆鎮舊稱「麻豆社(Mattauw)」,原為台灣平埔族-西拉雅族(Siraya)四大番社之首四大番社依序為:麻豆社(今麻豆鎮)、蕭壠社(今佳里鎮)、目家溜灣社(今善化鎮)、新港社(今新市鎮)荷屬東印度公司依據番語音,以羅馬拼音組合「Mattauw」一字,其意代表靈魂之窗「大眼睛」的意思,可見當時麻豆社在雲嘉南一帶的重要性。

 

 

 

 

根據《巴達維亞城日記》、《熱蘭遮城日記》中記載,麻豆社是荷蘭時代台灣西南部最強大的部落之一。所以荷蘭東印度公司在擴張與教化麻豆番民上出現許多障礙(這其中牽涉許多因素:例如荷蘭兵力與地位的不穩固、各番社間的敵對與聯盟關係。另外,與日本在台通商上的貿易衝突層出不窮,導致如「濱田彌兵衛」等事件的發生。)。直至一六二九年,發生麻豆社人殺死六十多名荷蘭士兵的「麻豆溪」事件後,荷蘭人才開始採取強力武力征服的方式,掌控了台灣西南沿海的勢力。一六三五年,荷蘭人在現今麻口里番仔寮設「番仔樓」,以教會之力設置文教機構。另開墾擴增麻豆社的經濟力量,設立土官,頒予圖記以方便管理控制,實質建立起殖民統治的機構與效能。

 

 

 

 

在經濟方面,荷蘭對於農業採取積極開發的方式,麻豆社傳統的獵場逐漸被開發為農耕地,並以土地授權的方式,招來大量中國移民進行開墾。韓家寶將這種土地開發所有權的歸屬為二種型態-荷蘭東印度公司與麻豆社人是屬「封建領主與封臣制」,社人保有土地的所有權,和地上自然產物的享用權,但荷蘭人卻掌控其使用權。

荷蘭人再利用此權力,授予中國移民「開墾許可證」,讓其在部落中進行農蔗耕種,再將收入的部分地租轉為社人補償金,此稱為「市場機制的租佃制度」。

一六四四年後,荷蘭當局更將麻豆社等四大社的什一稅權出贌,並要求所有中國農夫必須誠實向承包者(贌社者)申報所種植的米、小麥以及其他穀物。正式施行「贌社」貿易制度(村落承包制)。獲得贌社貿易權的商人,可以來到麻豆社和原住民交易。

曹永和認為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贌社」開墾措施,與日後漢人新興農業的拓殖,有相互聯動的關係。梁茂隆更認為荷蘭人以武力征服麻豆社一事,建構了中國移民台灣的基本條件。土地開墾與經濟物資的擷取,需要大批人力的投入;麻豆社位於倒風內海的邊際,有海運之便,可以吸納大批中國移民前來。此一需求百年無間斷,所以後來漢人移民反客為主,麻豆社人最終被吸納入一個強勢的漢人社會運作。

 

  

 

不過,麻豆社番被迫整體移居或強勢漢化,還是在於鄭氏王朝時期「寓兵於農」的屯田政策(其功能:一、解決嚴重的軍糧問題;二、保障漢人安全;三、促進農業發展。)。麻豆社的土地在典當交易下,或武力搶奪之下,逐漸被鄭氏王朝軍隊殖為營盤田(此為今日新營、中營、下營與官田地名之由來。)。加上漳、泉移民逐漸隨軍隊侵墾的情況下,麻豆番民居於無奈,逐漸往東北角(番仔田、店仔口)一帶遷移(有一部分麻豆社番漸為漢化或向後山遷徙)。所以今日麻豆鎮南勢里與北勢里交接的「番仔巷」區域(今麻豆電信局所在地),便是當年漢番劃分界線的所在地(鄭成功曾於永曆十五、十六年兩次親率部眾至麻豆社巡視「撫番」,也在前班、後班屯兵入墾,可見當時麻豆地區仍屬平埔族的聚落。另外,麻豆文橫殿的「貼納武廟香燈禁斷碑」與學甲鎮文物館的「定番界」碑文的記載,也存有漢番間交涉的紀錄。)。

 

至此,鄭氏王朝統治台灣的二十三年期間,麻豆地區已經成為一個漢人移墾的社會。中國的移民至此,一面從事土地的拓墾,一方面商業的經營也不在少數,此一現象一直延續至清領台灣的時期(因此麻豆地區從康熙時期「四角」的開發,至乾隆二十九年「麻豆街」等「八角」的擴大開墾,終至日本統治前的「十二角」街市的形成,皆與移民所帶動的商貿發展有關。)。不過整個麻豆地區的興盛繁榮,最主要還是肇因於清康熙時期麻豆港的開鑿,成為當時府城與諸羅之間的通貨要津。這種地理上的的優越位置,使其成為盛極一時的商業港區。

 



 

二、麻豆倒風內海的地理環境

 

台灣西南沿海岸洲地形發達,濱外沙洲南北成群羅列,沙洲與陸地之間的潟湖,北迄嘉義,南至高雄。其中規模較大者共有三個,在清朝的文獻中,分別稱為倒風內海、台江內海與堯港內海。

三百多年前,在灣裏溪(今曾文溪)以北,與急水溪以南的區域,皆屬於當時平埔族麻豆社的活動範圍。不過番社西側乃為一片汪洋區域,此處就是清代所稱的「倒風內海」區域。

古倒風內海位於曾文溪北岸、麻豆以北、新營以南、六甲以西,略向西北延伸至今海岸線,呈長條狀;長約二十公里,寬約四公里,面積達八十平方公里以上。內海地勢低漥為眾水匯聚之處,主要為急水溪及其支流。各河川帶來的泥沙,造成內海快速的淤積,也使地形的變化顯著。

至十七、十八世紀時,台江內海北部的蚊港轉向東南延伸,可達倒風內海,水面甚寬,而內海中共有三道主要的海差汊-北有鐵線橋港、南有茅港尾港與西南方的麻豆港。根據《諸羅縣誌》的記載:

 

…………倒風之水分三港,北為鐵線橋港,南為茅尾港(海汊,商船在此載五穀、糖、菁、貨物,港水入至二太爺止),西南為麻豆港(海汊,商船在此載糖、菁、貨物,港水入至麻豆社邊止)

因此可知,麻豆港為清代倒風內海西南方的港灣。其潮浪經麻豆社社北直至社東的水堀頭地區。當時麻豆港外沙洲林立,今南、北鯤□,北門嶼,青鯤□等,均為昔日麻豆外海之海汕(十七到十八世紀初,麻豆社主要是屬「魍港灣」的商貿範圍,而早在十六世紀中葉,魍港已經是海商、海盜,以及漁民活躍的地點。)。

 

  

 

不過,十九世紀中葉,約在清道光年間,諸羅八掌溪溪水倒灌入注倒風內海中,再加上原有急水溪溪水所挾帶的大量泥沙,使得內海加速淤積。此時倒風內海已浮現小沙洲。二十世紀初,在沙洲與內陸之間,大量的魚塭興築,使得僅存的潟湖地形淤塞消失,河道縮減。海濱外的沙洲向西拓展,形成今日台南縣北門區,而清季麻豆等三港的的運輸營運功能也隨地形的變化而消失殆盡。

 

三、麻豆港的興衰

 

因為天然地理環境的造就,處於倒風內海緣的麻豆港,因為大陸東南沿海漢人移民日增,耕地日闢,農產日多等因素,很快的就成為台灣西南沿海米糧、糖、鹽等貨物進出的貿易港灣,及聯絡府城與諸羅之間的通貨要津。

 

麻豆自荷據時期開始,即為蔗糖重要產地,當年商船到麻豆所載運的是糖菁貨物。而且漢人聚居日多,康熙末年時在港邊已形成麻豆街。當時麻豆港繁榮情形,文獻缺乏詳細記載,但以傳說中後牛稠(麻豆舊街)居民的富有,以及後來麻豆有頗多豪族來看,他們雄厚財力,不可能完全靠農墾,應是經營供商業而獲致的,因此麻豆港應有相當興盛的貿易與工商活動。

 

麻豆街早在康熙年間已形成,其舊址在今五王廟東邊一帶,當時街頭有麻豆港.相傳該地居民非常富有,應是經營商業而致富……麻豆舊街的街頭不僅是港口,而且是南往府城,北往諸羅必經之地.

 

其實,今日麻豆致遠管理學院旁的龍喉一帶,便是清代麻豆港所在地,此地以南是當時後牛稠麻豆街市一帶,而以北的區域便是濱臨倒風內海的船運接駁碼頭。當時港口埠地繁華的景象,詹評仁在其所著作的《麻豆鎮鄉土誌》上,皆有詳細完整的記載:

 

遜清初年,麻豆港碼頭及築於今麻豆代天府廟前之水堀頭(現遺址尚存),為古時候麻豆最繁華之街市,港內舟楫熙來攘往,凡影往來台閩之間,商況鼎盛一時。

 

麻豆鎮之有街市記載,首推水堀頭,後牛潮一帶.該處現尚有碼頭遺跡,足見當年確實曾車水馬龍,繁華一時.

 

 

  

當時麻豆港碼頭上的信仰中心-代天府(昔稱保寧宮)前的廟埕地帶稱為「水堀頭」,是為當時台灣島內諸羅魍港與府城大員港交通運輸的重要港埠。

 

麻豆歷經長期演變,方成為三千人聚落,憑今製糖公司北側水堀頭出土之石器,及乾隆初年所建之水堀頭橋碑,可推測,急水溪之支流曾到達此地;係一主要河流,當時埠頭稱為「水堀頭」,在今市街之東;地處台南府城與諸羅縣之間,為官商必經之地,因而有一條官道經過麻豆港區,不但有商船出入,且商賈來往頻繁.

 

目前水堀頭龍喉地帶仍留有清代麻豆港碼頭的遺跡,係為糖水、糯米汁搗混蠣灰及砂土築成護牆而成。露出地面的為向東傾的凹槽,長約九﹒八公尺,前端寬四﹒九公尺,後端寬四公尺,槽壁寬0﹒四公尺,高0﹒六公尺。

 

 

四、街庄西移與市場經濟性質的祭祀活動

 

清乾隆中葉後,因為居民長期的墾殖、天候氣象的異變,加上倒風內海受到急水溪等溪流泥沙入注增多的影響,而逐漸淤塞。致使部分溪流出口改道,沿海沙灘浮為埔地,海岸線逐漸西移。因此原本的麻豆港區與臨海村落一帶,或成為窪地,或成為港塭,而盛極一時的麻豆港水堀頭一帶從此繁華不再,光芒盡褪。

 

即乾隆二十年七月六日,麻豆曾因暴風雨洪水氾濫成災,水堀頭港崩潰流失,溪流乃告大呈異狀,致自此船筏不通,航道淤塞,人丁流離失所,一時哀鴻遍野,人口乃漸次西移,紛紛湧至現今之麻豆中央地帶迴避.

 

因為麻豆港淤塞,其通商貨運功能不再,加上當時天災、瘟疫不斷,使得原為繁華鼎盛的水堀頭、後牛潮一帶人丁銳減。原本的人潮街市隨著地理環境的改變而遷徙。這是繼麻豆社西拉雅族人番界東移,與早先漢人移民拓墾後,另一次的街市變動。

 

 

 

中國東南沿海漳泉一帶漢人移居麻豆,最早為明永曆時期。除了泉州同安人柯棄、漳州錦湖人郭登基移居北角(今大埕里一帶);泉州人黃清芳移居後牛潮外,福建人溫鄰移居今日尪祖廟一帶拓墾最為成功發達,當時他除了開墾土地之外,並兼營雜貨業,商務遠及府城與諸羅。因此今日麻豆溫鄰巷附近是麻豆最早期漢人聚居之地。直至清初麻豆港開港通商,帶動人潮聚集,此時麻豆街市的發展與商業活動才進一步移居水堀頭、後牛潮一帶。

 

 

 

乾隆二十年水堀頭橋修造後,麻豆港從此天災、人禍不斷。因洪氾致使港區淤塞,而且疫癘不斷。水堀頭一帶人畜死傷無數,遺存的舊街居民乃紛紛向西移居,並在今日麻豆中央地區北極殿一帶落腳。

 

自水堀頭沒落後,麻豆之中央地帶曾因北極殿上帝廟的創建,該廟附近人口開始聚集.至乾隆中葉,由於產業之發達,該廟不但設有穀市,且設有專營獸畜.魚類.蔬菜之買賣市場,商況曾經殷盛一時.

 

北極殿建於乾隆十六年,供奉上帝爺。其廟埕在民眾聚居後,從原為一集貨市場逐漸發展成一熱鬧的街市,此時近代麻豆聚落的活動空間逐漸確立。尤其乾隆四十六年護濟宮創建後,廟址四周又因人口聚集而自成一街市的發展。麻豆以此兩廟宇分出「頂街(穀里街)」與「下街(穀興街)」兩區域。這種「角頭文化」的發展,在清代中葉以後更加速了麻豆地區的發展與現在街市的確立。

 

乾隆辛丑年(四十六年),麻豆西角護濟宮籌建,由於香火鼎盛,人口聚居日眾,乃於乾隆末期,自成一街市.道光十九年初夏,麻豆分出頂街及下街,即穀里街為頂街,穀興街為下街

 

日治時期麻豆頗負盛名的元宵節「迎暗藝」活動,便是「頂街」與「下街」兩區域間鎮民相互拼陣的民藝大遊行活動(「迎暗藝」又稱「十八嬲」,是早期麻豆地區因元宵慶典關聖帝君出巡,所引發頂街與下街民眾以民俗技藝拼陣活動,其中有十二婆姐陣、宋江陣、八家將等技藝演出。不過日治時期,執政當局以違反社會秩序為由,被迫取消此一祭典的活動。)。

 

 

五、南瀛「龍喉」傳說與王爺信仰的形成

 

倒風內海地形的改變與麻豆港地靈的陰敗,除了影響麻豆街市的遷移與角頭的發展外,更重要的是對當時宗教信仰上的影響。南台灣王爺信仰的源流、日後「三府會香」的割香路徑與「龍喉鳳穴」的風水傳說,都與之有相當的關連。

根據當地的傳說,麻豆港水堀頭一帶遭到中土占地官破壞其孕育天子的龍湖鳳穴寶地後,從此這一區域雞犬不寧,災禍橫生。而原本坐落於水堀頭的代天府保寧宮從此煙香渺渺,漸為頹圮。所供奉的五府千歲雖是神靈顯赫,但是在天意所歸之下,不得暫移他鄉,以待麻豆的再次復甦。

 



六、結論

 

麻豆原為西拉雅族麻豆社所在地,在荷蘭拓殖下,始建構了漢人移民此地的條件與基礎。鄭氏王朝時期因囤田政策之故,麻豆社更同化成為一個漢人移墾社會的型式。但是整個區域的繁榮仍在於清初水堀頭麻豆港的開鑿與通商,使其成為府城與諸羅間的交通要津。不過在倒風內海的地理改變下,麻豆港市風光不再,人口凋零,產業遷移。整個麻豆聚落的發展歷經此一次重大遷移,現今鎮上的街市分佈與產業的型態,甚至角頭的發展,都受麻豆港淤塞衰敗後的市鎮西遷的影響。甚至南瀛地區王爺信仰的源流和龍喉風水傳說的典故,都與之有切身關係。今非昔比,從本論文中的描述,可以看出麻豆港的興衰起落在麻豆鎮歷史推演的過程中,是站在發展轉折的關鍵點上。